七十年与祖国教育共奋进——安徽省巢湖市人民路小学

 

20世纪70年代,安徽省巢湖市人民路小学的孩子们在举行拔河比赛。

站在卧牛山脚下,年逾八旬的余仲义老人眼光探着远方:“此刻我们站着的地方就是人民路小学的旧址。”巢湖江岸的秋风正诉说着7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1949年,为了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而命名的“皖北炳辉烈士子女学校”正式创建,这就是巢湖市人民路小学的前身。1951年,这所以收纳革命烈士子女为宗旨的学校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学生。当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随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颁布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形成。
而在安徽的这所革命子女学校里,新中国的第一代教育事业正在悄然起航。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但安徽省民政厅和地方政府却给予这所学校百分百的支持。”余仲义说,学生在这里学习一律享受政府补给,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校的教师有来自当时贵有安徽省师范院校鼻祖之称的黄麓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也有从新四军部队过来的教师,开设的课程有语文、算术、自然。“依照当年的条件来看,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可以说享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了。”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宪法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成为各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根本遵循。
在此背景下,淮河之滨的这所与新中国同龄的小学用热血和智慧开拓出了一条发展之路。
1982年,范仲木履新学校副校长,“学校讲奉献、求团结的风气大抵便是从范校长开始的。”谈到这位范校长,在学校工作了30多年的退休老教师朱琼记忆犹新。
在老一辈教师看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范校长给了学校一往无前的前行动力。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脏活累活抢着干,半夜起来大扫除。虽已久远,谈及此,朱琼依然湿了眼眶。
“对事业的热忱是刻在骨血里的,在范校长的带领下,大家做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这个事儿对学校好不好,而不是个人的得失。”朱琼说。
1987年,学校第一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在经济不甚宽裕的条件下,大楼从计划到建成仅用了两年时间。彼时,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学校还隶属于卧牛山街道管辖,在了解了学校急剧扩张,现有教室、活动场地均受限的情况后,从计划委员会立项到地方资金下拨,工程建设一路绿灯。
“在各项事业都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80年代末,我们从心底感觉到从国家到地方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这是身为教育人的无上荣光。”学校工会主席陈群说。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在热情之余,更需要系列化的制度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用制度来管人管事”,成了学校在20世纪末循序发展的不二法门。
“学校规模在不断扩大,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在急剧扩张的态势下,制度为发展上了一个安全阀。”时任校长刘成稳说。
彼时,数量已不再是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质量提升的呼声渐高。人们愈发意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加理解教育规律。
199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即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保障措施。
而在人民路小学,刘成稳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从刚开始的不被接纳到成为所有教师的自主习惯,教育变迁的齿轮就此启动。
经历了这一变迁历程的朱琼,庆幸自己成为了改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八几年的时候,学校几乎没有专职音体美教师,这些课程大多由主课老师兼任。没有场地、没有仪器,有的时候就带着孩子们做做游戏,或者就直接上主课。”朱琼说,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学校音体美教师已全部配齐。
20世纪90年代末,安徽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施行划片招生,大大降低了学生和教师的升学压力。
“以前,那真是没日没夜地干,升学率是悬在学校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次理念的革新。”朱琼说,教师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比如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可以布置不同的作业、制定不同的标准,从根本上让教师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进入21世纪,当均衡发展、质量提升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坐标时,人民路小学也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2007年,徐于怀从刘成稳手中接过接力棒,新出任校长的他开始探索如何完成时代赋予学校的新任务,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如今,人民路小学的社团活动已成为学校一大亮点,篮球、足球、网球、手球、击剑等社团活动一应俱全,兴趣小组对全体学生开放。各项特色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多元健康成长。
时移世易,站在新的教学楼前,现任校长钱广道却有着和20多年前范仲木同样的感受:“在学校,只要你想做一番事业,都能做成,因为在身后挺立着的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20年前是这样,20年后更是这样,未来更加不会改变,而这是我们一往无前的动力之源。”(本报记者 方梦宇)

巢湖相关资讯

本站查询结果均来自网络,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Copyright 2009-2010, tool.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4169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