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如何“活起来”?

 

零点前后,一个年轻女孩走进了西城区福绥境大楼,与正在晾衣服的居民相遇,吓得大叫了一声。这样的场景,屡屡在楼内发生。

这座大楼目前只剩下20多户居民,而不断前来“探险”的年轻人,也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在公示的历史建筑中,约有26个居民四合院,以及福绥境大楼、安化楼等近现代居民住宅。一方面,这些居民有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希望被游客打扰;另一方面,人居环境不佳,他们也希望能对建筑本体有所修缮,加以保护。

那一年,东城区北官厅、西城区福绥境等地建起了“人民公社化”住宅大楼,它们都有大空间用作公共食堂,并且楼内每层都配备公共水房和厕所。大楼共8层,有3部电梯。这是北京第一栋安装电梯的居民楼。

时过境迁,随着公共食堂消失、住户增多,楼内居民开始在楼道内生火做饭、堆放杂物,福绥境大楼火灾隐患突显出来,2004年初被列为“北京市重大火灾隐患单位”,2005年,福绥境大楼开始排险腾退,原本364户居民,大部分从大楼搬走。

7月31日下午,新京报记者站在福绥境大楼楼下可以看到,许多房间窗户玻璃破碎,有的窗户已被封死,部分楼墙和阳台则出现一些裂缝。还有的窗户斜斜矗着,其底下有铁架支撑固定。

大楼3层,走廊无灯一片漆黑,但走廊两处尽头都有人居住,可看到光亮。走廊墙壁上的电表箱还在运作,但2005年排险腾退时所贴的封条,至今保留着。走廊两旁的不少屋子房门紧闭,门上写着“清空”二字。
一些楼层的楼道里,除了有大量杂物,还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私拉的电线在楼道上方交织缠绕;一个通行门的上方,水泥已裂开,看着像是要掉下来;还有居民在走廊打了隔断房间。
63岁的唐丽(化名),这天傍晚在厨房炒菜。厨房是隔出来的,因为房间里没有地方做饭。唐丽一家人,包括儿子、孙子也住在这里。
唐丽表示,2019年,一个年轻女孩,凌晨零点前后独自来大楼“探险”,遇到正在晾衣服的她,吓得大叫了一声;几年前,一个小伙在“探险”时,住户的狗忽然窜出,“他也被吓得不轻。”
唐丽说,因为经常有陌生人进出,住在这里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她家里也备着木棍防身。
前井胡同15号为溥仪胞妹金韫馨住宅,1959年溥仪被特赦后曾暂住此处。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走进前井胡同北口,墙上的信息指示牌就映入眼帘。指示牌上介绍,前井胡同15号为溥仪胞妹金韫馨住宅,1959年溥仪被特赦后曾暂住此处。
大门上张贴着“私人住宅,禁止参观”的告知,居民安女士说,能理解游客想到处看看的想法,但是毕竟这是民居,并不欢迎游客进入:“尽可能不让他们进来,这个院破破烂烂的,也不是参观的地方。”
广亮大门显示出这座四合院之前的地位,大门内西侧是8间倒座房,迎面座山影壁一座,左首卷式垂花门一座,圆形门墩一对。垂门前晾晒着内衣,两侧放着自行车、废弃的老式陶瓷水池等杂物,门檐下方还挂着两截烟筒。推开垂花门,二进院内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的窗户基本保持原来的门窗结构,东西厢房则换成了铝合金门窗。与垂花门一样,院内建筑从外观看年久失修。
前井胡同15号为溥仪胞妹金韫馨住宅,1959年溥仪被特赦后曾暂住此处。门口写着“私人住宅,禁止参观”。 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80岁的安女士说,这个院子是原纺织部的宿舍:“五六年前,有专业的人勘测过,说这房子都有两三百年历史了。”
安女士表示,因为下水道不通,加上院内地势低洼,一下雨前院就积水,能没过脚脖子,之前反映过,但一直也没人来疏通。
“我们要是有别的房子,也不愿意住这里,又潮又湿,还有虫子。”另一位居民李梅(化名)也表示,房子是单位的公房,但单位无力修缮,平时房子漏了自己修,房顶长草自己拔,“我50多年前住到这个院子时,北面正房房檐下的木构件上还有彩画,后来也没了。如果将来能有政策,把院子好好修修,那就再好不过了。”
新京报记者走访中,发现也有历史建筑不仅“留下来”,而且“活起来”了。人们可以走进这些老院子、老房子,身在其中触摸历史,感受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
钟鼓楼往北不远的国盛胡同18号,与其他列入名单的民居四合院不同,这里“我家院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游客可以进来参观,亲身体验老北京人的生活。
门前的五级台阶,显示着这个院子曾经主人的地位。据资料介绍,这里曾是清朝官员的宅邸。院子现在的主人是100岁的张广之。
8月1日,张广之的儿子张世弘向新京报记者回忆,院子对外开放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有一位外国游客来过之后,写到了旅游攻略里,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拿着攻略上门。再之后,旅游团等有组织的参观者多了起来,国内的散客也慕名而来。院子在网上火了,小院还出现在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宣传片中。十多年来,小院接待了十几万国内外游客。
“以前游客多的时候,早上7点多就来敲门,有时吃饭时来人,饭碗端起放下好几次。”张世弘说,有时他们实在有些累了,就在门口挂出暂停参观的牌子,但是父亲发现后都给拿回来了,“父亲特别欢迎大家能来院子里看看,看看老北京人的生活,感受老北京传统文化。”
“经常有人来找我父亲,表示愿意购买或者租住这个院子,租金给得都很高。”张世弘说,但是父亲不为所动,说自己有退休金,不需要那些钱,坚持开放院子供人参观。张家兄弟姐妹六人,对于院子是开放,还是自住有不同的想法。张广之老人为了能让院子完完整整地保留下去,已经立好了遗嘱,要求房屋不能改变结构。
张世弘说,希望将来有法规对历史建筑该怎么保护做出规定,这样父亲的担心就不会存在了。
前门附近的西打磨厂街155号,为翠华店旧址,清代晚期建造,民国时期为富豪私宅,现在为一连锁酒店。穿过前台,进入酒店内部,南北两侧装有宽厚扶手的木质楼梯十分厚重,建筑风貌中西合璧,廊道和楼梯护栏的装饰以及梁柱交接处的花卉纹浮雕装饰,显现出受到西方新古典主义影响。
酒店共有三层楼,但并未安装电梯。8月2日,连锁酒店的工作人员汤先生说,这里每个房间面积并不大,大都是十几平米。除了在楼梯护栏上加装了铁艺护栏,防止发生意外跌落之外,楼内没有任何改变:“老房子结构不能乱动,要保持原貌,所以也不能装电梯。”
楼内西南侧有一处地下室,据介绍当年或曾作为密室使用,现在是酒店员工吃饭的地方,但不同于普通酒店的是,室内严禁明火,并不能做饭。
“每周都有西打磨厂街区的物业工作人员来检查消防、安全隐患,管理得很严格。”汤先生说。
“有的旅客做过功课,知道这个楼的历史,有的入住之后看到楼内结构有特点,会跟我们打听,我们也会跟他们简单介绍下历史,也提醒他们爱护老物件。”汤先生说,时长也有不住店,只是来参观的游客。只要亮明身份,说明来意,酒店也会允许游客进入参观。
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公布的建筑名单来看,这批建筑都能反映某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他看来,这些历史建筑被列入公示名单,是提前进行保护。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建筑的价值就越能彰显。
孔繁峙认为,如福绥境大楼这样的历史建筑,可视具体情况,在排除安全隐患、完成修缮之后,继续提供给居民居住,发挥其原有功用。也可在建筑内部改造成公共设施或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以更好地服务大众。而一些名人故居,则不宜做大的改动,应修旧如旧。
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陆翔多年来致力于呼吁保护西城区的近现代历史建筑。陆翔表示,国际上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分为指定制度和登录制度。指定制度是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登录制度是对准文物建筑的保护。
目前我国只有文物保护,即指定制度一种方式,而欧美各国多采取指定制度和登录制度并存的双重保护制度。按照国际经验,登录建筑一般是文保建筑的20倍到30倍。此前,东城、西城等区已经对一些有价值的四合院挂牌保护,本质上说,挂牌保护院落是登录建筑的雏形。
陆翔说,登录制度扩大了文物保护的概念与范畴,将单一的文物保护提升到全面的历史环境保护。与文物保护相比,被登录的建筑内部可以改建,使用上可以变更。如有特殊需要,经严格审批,建筑物可易地搬迁或拆除。
此外,对于有居民居住的四合院,应把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与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结合起来,居住在历史建筑中的原住民,是北京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古都风貌保护的一部分。陆翔建议在活化利用时,实施“一房一院一策”,按照国际惯例,登录建筑数量较多,政府不必投巨资予以保护。保护的承担方为业主或使用者,政府可适当资助,或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此外,首批入选的历史建筑中,有些建筑的官方资料并不多,建议充分发掘历史建筑的文化信息。
其中,核心区273栋,体现了北京作为千年古都特别是明清及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内涵;海淀区146栋,主要集中在清华、北大校园内,集中承载了近现代以来一大批知识分子求学报国的历史信息。还有10栋分布在其他区域。
此前,根据住建部相关通知,北京等10个城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北京更多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将结合实际开展对已公布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试点工作。
住建部信息显示,2017年以来,北京市开展了历史建筑普查工作,整理形成内容全面、数据丰富的档案,汇总历史建筑备选名录约3400栋。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公布后,第二批名单正在开展专家认定工作,同时也开展了相关管理办法等相关研究。
北京市政府在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期间总结经验认为,应在设计时要注重建筑的功能转化,在空间调整中尽可能保留原貌,在外观改造中尽可能保留历史元素,以活化为契机促进建筑的性能提升,此外,要加强安全防护。目前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资金支持的问题,产权和证照办理的政策问题,开展修缮技术的指导。

建筑相关资讯

富美路集中处置“脏乱差” 建筑垃圾已清理 违章搭建...
本网讯 (记者任溢斌 通讯员陈琦)近日,有市民向本报“森旅节曝光台”栏目反映,市区富美路江海大道至国强路路段,因路北侧建设安置房小区江海东苑,堆积了过多的建筑垃圾。此外,还有沿街小商铺私自搭建棚披,占...
济南推进建筑垃圾再生品应用,修路、建停车场等工程...
鲁网10月1日讯 “建筑垃圾”一直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但是在济南,这一难题通过再生利用的方式得到了有效解决。大块的建筑垃圾通过破碎处理后变成大小均匀“骨料”,根据原料的不同,可以分别被制成花砖、透水...
江西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价格也比较的透明化
据介绍,这台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处理能力惊人,每小时可以处理200余吨建筑垃圾。每年每台可消纳建筑垃圾40万吨,可实现回收再利用材料约30万吨,水泥砖生产材料5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率高达80%。这些经...
邯郸建筑垃圾处置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宁)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建筑垃圾处置行为,拓宽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渠道,打破信息壁垒,形成建筑垃圾全程可控,源头减量,合理调配,有序清运,利用高效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江苏南通:关注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情况|审计人员_新浪...
近日,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在江阴市开展审计中,重点关注了建筑垃圾处置场运营管理和污染防治情况。审计人员深入建筑垃圾处置现场,实地查看处置场是否通过覆土、加盖防尘网、处理渗滤液等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助力服务...
本站查询结果均来自网络,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Copyright 2009-2010, tool.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4169180号